2021年11月9-10日,广东省花生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年终总结会暨现场观摩会在韶关市顺利召开。会议由我校、广东省花生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主办,校植物健康创新研究院、校现代农业工程研究所承办,广东省普通高校果蔬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韶关市华实现代农业创新研究院等单位协办。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刘士亚研究员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做讲话,绿色防控岗位专家喻国辉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本次活动是在体系扩大队伍新增3支岗位专家创新团队和2支示范基地创新团队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出席会议代表共40余名,体系各创新团队均派出骨干成员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刘士亚研究员高度赞扬体系科技工作扎实、服务产业成效显著;据他介绍,目前广东花生播种面积500余万亩,在广东省仅次于水稻种植面积,且其面积和总产量已跃居全国花生第三位;他鼓励体系要善于揪住“卡脖子”问题组织协作攻关,重视引进与研发集成绿色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和综合加工利用技术,建议加强与各级农技推广单位的通力合作,打造政产学研用融合新模式,更好地服务广东精准农业、精勤农民和精美乡村建设。本次活动会场设在韶关市华实现代农业创新研究院,刘光华院长介绍了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并期待与省花生大豆产业体系各团队有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现场观摩环节,与会专家与代表深入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示范区,现场观摩了喻国辉教授带领的绿色防控岗位专家创新团队主持完成的“基于光合高脂膜应用的花生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展示区,以及王旭东教授带领的机械生产岗位专家创新团队展示的“无人机在花生植保上的应用”。示范区由喻国辉教授担任总指导专家,现场还展示了省花生主导品种6个、大豆主导品种1个和花生新品种(系)6个,省主推技术2项、花生栽培新技术4项,以及绿色高效生产模式4套。

科技交流环节,体系各创新团队认真地做了总结并在会上交流汇报,并进行了深入的工作研讨。本年度体系获得国家登记花生新品种3个,国家审定大豆品种2个、省级审定大豆品种4个,发表论文10篇,入选省主推技术1项,集成示范推广花生大豆关键技术5套,累计辐射推广面积110余万亩。
首席专家郑奕雄教授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各创新团队所取得的进展和成绩,鼓励大家要面向产业、面向基层、面向乡村,并强调:一要坚持以产业为导向,加强基层技术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重点服务好现代农业产业园、专业镇村建设,做实业务对接核心县,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藏粮油于种、藏粮油于技、藏粮油于地”文件精神;二要以科技为支撑,打好种业翻身仗,打好短板歼灭战,着力于解决产业“卡脖子”技术问题,继续集成推广一批绿色高效关键技术和建立健全因应突发灾害之需的应急技术,扎实推进示范基地建设,持续展示花生大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以体系为纽带,加强体系各岗位的交流协作,加强体系上中下游的衔接,加强与各级农技服务主体的对接,凝成上下通畅、左右衔接、内外联动的高效有序运作机制。
会议严格落实新冠疫情防控规定,在轻松愉快、紧凑有序的氛围之中完成了各项议程,取得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