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新闻>>图片新闻>>正文

爱校荣校,缅怀廖何|优秀作品欣赏②
发布时间:2022-04-19  发布人:

岁月因青春慷慨以赴而更加美好。作为仲园青年,正值青春的我们,生活在美丽仲园。我们为廖何故事而双眸饱含泪水,也从廖何精神中学习人生之道,更为廖何精神的传承而由衷崇敬! 在本次77779193永利官网首届“爱校荣校,缅怀廖何”征稿大赛中,我们用新笔书写眼中的美好岁月,用文字记录心中的廖何。今天是我们廖何优秀作品的第二弹,一起来欣赏他们眼中的廖何与仲园吧!

生技211邹良晓

F1608

作品说明

对廖仲恺与何香凝先生的事迹表示震撼,并很羡慕他们夫妇的爱情

缅怀廖仲恺,纪念何香凝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即使疫情严重不可线下扫墓,也不能磨灭仲恺学子对英雄夫妇的纪念。我们拥有今天的幸福,怎能忘记他们昨天所经历的苦难,他们坚持原则,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勇于牺牲,永远值得仲恺学子的尊敬和学习。

廖仲恺、何香凝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是中国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是一对爱国的,让人羡慕的夫妻。他们为了寻求救民救国的真理,东渡日本,遇到了对国家心心念念的孙中山,他们加入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廖仲恺先后多次接受任务秘密回国进行革命活动,而何香凝则忠诚与悉心地照顾每一个革命战士。何香凝先生是一名伟大的女性,她打破他父亲的认知“女子无才便是德”,她自学成才,为革命打好坚定地基础。她对于有益革命的工作,她从来都不会说累。她和丈夫同一心,帮助孙中山推翻清朝封建帝制。

因为五四运动和共产党的诞生,国民党得以改组,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扶助农工”这四个字对于每个仲恺学子都不会陌生,何香凝心中由此信念,努力去各个地方筹集资金。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他们夫妇依旧不顾别人的诽谤,坚持领导人们进行国民革命,积极推动工农群众运动。不幸的是廖仲恺先生遇害,何香凝先生坚定真理并说出“苟利于国,则吾举家以殉,亦所不惜”。往后,何香凝先生继承并发展孙、廖的革命事业,还和国民党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创办,被命名为仲恺农工学校。何香凝先生的革命事业没有顺顺利利,北伐的她推动妇女解放运动,支援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事件后,不与蒋介石合流,不反共,抛弃国民党的职务。九一八事件后,积极与宋庆龄同志响应国家号召,增加人们的士气。而学校的运作,更加不顺利,抗日战争时被日军霸占和破坏,被迫辗转艰苦办学,迁回时,就要面临破产,通过各方资助,得以办学至今,培养了多方面的人才,成就了现在的我们。

廖仲恺、何香凝夫妇一生都投身于中国革命,对后人影响甚重。93年来,因应不同时期的办学情况和管理体制,学校名字经历5次修改,但都遵守老校长的意见“仲恺这个名字不能改,仲恺扶助农工精神不死”。仲恺学子从进校开始,就身担重任,投身于农工,走向乡村振兴,服务于大众,宣扬廖仲恺和何香凝先生的精神。他们的伟大事迹,仲恺学子应当认真学习,不可遗忘。

生技201方圆

1BA4D 

作品说明

作为纪念性大学的一员,我觉得我们有义务去了解廖何的生平,学习他们为国捐躯的精神,不忘何香凝校长建校的初衷。铭记校训,履行校训。征文介绍了“双清”的由来,以及廖家家风。以此致敬先烈,警醒后人。

致敬廖何

清明的微风,携带无限的哀思,吹过你长眠的山谷;清明的细雨,饱含深情的缅怀,润泽你脚下的土壤;清明的鲜花,承载无声的祭奠,祈愿你们在天国安心长眠!

作为一名仲园学子,我认为应该要对自己的母校有一定的了解。正值清明假期,我阅读了廖何夫妇的相关故事之后,我对他们的思想、事业、爱情等等有了新的认识。

廖仲恺、何香凝这对革命伴侣,在人生的旅途上共同生活了28个春秋,他们既是夫妻,又是同志,更是战友。他们的爱情生活毫不浪漫,但他们的爱情却因志趣相投、患难与共而成为模范夫妻。廖何夫妇,先结婚,后恋爱,对于观念改变的现代来说,并非是完美的开始,但他们却有完美的过程。

廖何夫妇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促进妇女解放运动、新政协的召开以及新中国的成立等等,这些都是廖何夫妇为我们国家做的贡献。

廖何夫妇又称“双清”传奇,“双清”传奇的历史是从双清楼开始的。后来,何香凝校长常以“双清楼主”自署绘画,而廖仲恺先生则为自已的诗词集题名为“双清词草”。不仅如此,他们的儿子廖承志以“双清楼后人”署名。他们的孙子廖淳,则说:我们家的家风一直是“谦卑、忍让、奉献、牺牲”。

谦卑是说晚辈对长辈谦虚,不自高自大;忍让是忍辱谦让;奉献是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牺牲是舍弃或损害,特指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我想,廖家的家风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做人不仅要谦虚,更要宽宏大量,不要斤斤计较,要适当忍让他人,更要勇于把自己奉献出去,甚至是牺牲。

是千千万万对“廖何夫妇”舍小家为大家,才平缓了内战、抵御了外敌、进行了改革,拼凑出现在的太平盛世。盛世来之不易,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要居安思危,铭记历史,不忘国耻,致敬英雄,缅怀先烈。身为仲园的一员,更要对仲园的校史、校训理解清楚并运用到实践中。从“注重实验,扶助农工”到“注重实践,扶助农工”,其重点都在“扶助农工”,我们责无旁贷地去学好专业知识、去履行校训,这才不愧是“仲恺”的学生,不愧何香凝校长创办这个学校。我们要向廖何学习,做“仲恺人”。

清明节献上一束花,纪念逝去的亲人,也向那些以血肉之躯捍卫祖国尊严,用宝贵生命换来我们今日安宁的英烈致敬。

两位同学对廖何精神进行的用心诠释,让我们学会缅怀过去岁月,珍惜当下生活,不负青春年华,不负廖何所期。真正惊艳我们的不止他们的文字,还有这份精神本身。以上就是今天的廖何征文作品啦,让我们共同期待下明天的优秀作品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