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新闻>>图片新闻>>正文

爱校荣校,缅怀廖何|优秀作品欣赏④
发布时间:2022-04-21  发布人:

今祖国繁荣昌盛,青年的光彩仍旧熠熠生辉。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快速发展,前方更是无限辉煌。在这快时代,新青年更应时刻铭记先辈精神,绽放青春之光。作为仲园青年,我们应该主动了解并弘扬廖何故事,传承仲恺精神。文字书写历史,承载历史,沉淀历史,仲恺学子用文字记录他们眼中的廖何。今天是廖何优秀作品的第四弹,一起来体会农生学子文字中的廖何吧!

1E955

农学202庄淑媛

作品说明

该征文是根据去年6月,学校因疫情封校时期而生的一些感想。为了让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团结一心攻克疫情防控工作,我写下了这篇征文。

广州疫情,让我曾一度感受到死神的召唤,后面在自我开解与鼓励下,与其他仲恺学子,一起配合开展核酸检测,为疫情防控贡献了一点力量。期间,最令我感动的便是仲恺青年们在关键时期展现出强有力的实际行动,不仅是传承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一种体现,更展现出属于新时代青年身上的责任与担当。

点点萤火,汇成人间星河

步入仲园的第一周,我通过观看电影作品,初识廖仲恺与何香凝先生,也为后面我与廖何文化的深入相识埋下种子。

在仲园里的生活学习,已经一年多了。期间经历了许多,而与仲园的故事,为我的大学蓝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疫情期间,广大党员干部纷纷主动请缨,前往“抗疫”第一线,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向险而行,无惧生死,以巨大的付出守护群众的安宁,展现了党员干部不畏生死,英勇奋斗的担当与奉献精神,感恩有你们,我们才能顺利解除危机。

高三之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只能依偎在别人的庇护下,只能听从指令,居家隔离,无法站上一线,为疫情防控出力。

然而,2021年6月4日,学校发布紧急通知,第一次计划全校通宵做核酸检测。当时的我,是一名大一学生,同时也是学校军事教导大队的一员!收到协助核酸检测任务,我立刻报名参与其中。本以为曾经在电视多次看到各地出现新增病例,疫情的相关情况,知道国家有足够的经验来应对这次挑战,我会淡定的看待这次核酸检测。但是等到疫情来到自己身边时,我发现自己似乎第一次离死亡这么近了!眼眶突然湿润,我会害怕。可是我又不能怕,这时候急缺人手,我要承担起此刻我应尽的责任。

在此期间,各大党支部、青协、红会、军教等组织纷纷出动。在各组织和仲园学子的共同协助下,现场秩序一片良好。18个小时,近2万人,平均3-4秒完成一个核酸检测,点点萤火,汇成人间星河。这是仲恺青年在第一次校内疫情防控中创造的中国速度。我很荣幸,终于可以站上一线,能够在这次活动中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力量,并且体会到:你没经历过的,你没资格去说;你经历过了,你更不应该去说。这是我第一次如此真切的站在最前线,真切的感受到,在疫情防控的挑战面前,感恩有你们--仲园学子!所有人拧成一股绳,为同一目标而努力着,并以强有力的实际行动传承廖何精神中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展现出廖仲恺何香凝先生身上的责任与担当!

新时代的我们,正值实现中国梦的最佳时刻,望我们铭记“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仲恺精神,学习廖仲恺何香凝先生身上的爱国担当精神,向国家发展看齐,让点点萤火,汇成人间星河,为祖国事业添砖加瓦!

 

生技191龙沙

作品说明

为欢庆仲园九十五华诞,缅怀廖何,撰写本篇文章。

1E62D

心系仲园,忆峥嵘岁月

韶光流转,佳期既至。白云悠悠,徜徉脑海。珠江滔滔,浸润心房。春风踮脚落地,阳光却不知羞怯,仍旧自顾潋滟。我跋涉千万里,终得见仲园娇颜,惊鸿一瞥,期期念念也化作了痴狂的欣喜。在这样的季节里,仲园学子献礼二十大,缅怀廖仲恺与何香凝先生,励志求学进步。数年来,仲园一路上风雨兼程筚路蓝缕,她用坚定矫健的步伐引领全体仲恺师生团结协作,在九十五年间取得了累累傲人的硕果。

仲园里廖仲恺与何香凝先生的佳话一直传颂至今。一个是“叛逆”的少女,一个是旅美少年,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广州结婚。面对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夫妇两人勇于站出来,寻找救国的方法。在日本东京结识了孙中山先生,二人遵照孙中山先生的指示结识了汇集在日本的爱国人士。此后,二人便踏上了艰辛的民族革命。廖仲恺与何香凝,为中国民主革命鞠躬尽瘁,在事业、生活中互相扶持、志趣相投、艰苦奋斗。作为莘莘学子的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他们为革命事业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坚决落实“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校训。

“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在抗击疫情的艰难时期,我们仲恺的学子虽不能时时刻刻待在美丽的校园里为她祝贺,但我们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会献上满满爱意,与仲恺同在。现在因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口号,同学们宅于家中,努力学习,但心系仲恺的我们仍夜不能寐,时刻想着那一座座别具风格的教学楼,安静舒适且浩大丰富的图书馆,清幽淡雅的林荫道,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如今身在仲园,无时无刻不在汲取廖何二人留下的精神食粮,真正践行“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校训,励志求学报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回眸,暮夜降临,华灯初上的她,日月同空,晨光熹微的她。在旧忆中缓缓落笔,绘入流年。余味悠长,不免感慨。白云天、珠江水尤为醉人,或辽阔无垠接纳万物,或脱缰之马势不可挡。尝数次偕同窗谈天说地,怨我才疏学浅,醉至如今搜索枯肠也绘不出其三分绝色。无处不是归途,而今无悔遇见仲园,亦无悔与她相伴于这美好的青春,之前的惊鸿一瞥早已化作了我心间朱砂,时光愈久,朱砂痣愈是殷红。心间明了,不日我终将离去,翱翔之日,自当扶摇直上九万里,莫忘佳人作伴时光,更莫负佳人涌泉之恩。

日月婵娟,山水清欢,佳人明媚如旧,韶华与红颜同在,您万千的儿女将与您同庆即将到来的九十五华诞。白云海珠齐唱:白云悠悠珠江水长……此生无悔入仲园,同沐华诞数十载,莘莘学子爱校园,廖何佳话万口传。

 

仲园学子笔下的廖何,让我们明白,“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我们应当缅怀先辈,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弘扬廖何精神。仲恺学子当以青春之小我,献时代之大我。以上就是今天的廖何征文作品啦,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更加优秀的作品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