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新闻>>图片新闻>>正文

今日芒种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发布时间:2022-06-07  发布人:

芒种知识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预示着仲夏时节的到来。在这个时节里,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农事耕种以芒种为界,过此之后种植的成活率将越来越低。所以民谚中“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芒种在民间也称为“忙种”,芒种的到来标示着又一轮农忙的开始。在这个时节,对于南方地区而言,有芒的谷物都可以播种了,人们忙着插秧种稻。而对于北方地区而言,则是麦子成熟的时节,人们忙着收麦。因此亦有对“芒种”的含义解释为:“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恰如散文家林清玄所盛赞,“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芒种三候

我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芒种节气的十五天分为三候:

一侯螳螂生:螳螂于上一年深秋产卵,到芒种时节,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二侯鵙始鸣:鵙是指伯劳鸟,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

三候反舌无声:反舌是一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鸟,此时它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慢慢停止了鸣叫。

芒种习俗

送花神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但从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仍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39E59

1B631

打泥巴仗

在贵州东南的侗族中,流行着芒种打泥巴仗的习俗。这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与众人一起插秧;他们边插秧边打闹,以互扔泥巴取乐。在活动结束后,还要检查“战果”,看谁身上的泥巴最多,谁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D99F0

19929

140AF

安苗

安苗是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后,为了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供奉神农、后稷等神灵,以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3476F

30DAA

683F5

煮梅

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在江南地区,还有芒种煮梅的习俗。此时,梅子次第成熟,但酸涩滋味令人难以入口。于是妇孺孩童采摘青梅进行清洗,加水烹煮至酸味尽除,煮熟的青梅或入缸加糖腌渍,或投入黄酒中浸泡,然后食用。《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中就有写到青梅煮酒:刘备“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E3D1

D944

1D26F

32F47

The End

To农生学子:盛夏将至,芒种杏黄,又是一年风吹麦浪,水田稻长。在收获幸福的同时,别忘了种下希望;生活喧嚣而不慌乱,日子匆忙而不浮躁。在这挥洒汗水的好时节,愿你所有的播种都能丰收,所有的付出都有收获。岁月美好,前路坦荡,愿我们一路向前,一路芬芳!仲夏至此始,未来皆可期。

20975

104F0

139CA

3C127

18329

17050

29C11

1962D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