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汕头潮南区仙城镇农业产业发展,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在充分了解当地农民需求的基础上,2022年7月6日至8日,仙城镇特派员团队陈青春副教授、杨永博士、纪明亮一行特别邀请了植保专家程东美副教授赴汕头潮南区仙城镇开展为期三天的农业产业调研、技术培训以及现场问诊,驻仙城镇帮扶工作队以及仙城镇农业农村办全程参与调研和技术指导。


在驻镇帮扶工作队的指引下,特派员团队先后调研了种植大户周昭雄基地、神仙里村葡萄种植基地、波溪村蔬菜基地。在种植大户周昭雄种植基地,驻镇帮扶工作队、特派员团队、镇农办、种植主体四方认真商讨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相关事宜,并就前期帮扶工作进行了成效回访和总结。此外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汇总了大户目前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特派员团队根据当地种植管理制度对水稻的栽培技术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提出了强降雨后水稻复产及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方案,建议及时进行抢收,争取减少生产损失,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很多作物长期淹水,致使部分根系腐烂、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专家团队从排水、防病促根、修剪、营养管理等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专家团队和镇帮扶工作队、农办负责人就粮食生产、品牌建设及销售等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随后,专家团与帮扶工作队以及农办相关负责人一起实地考察了神仙里村葡萄种植基地,由于近期降雨过多,葡萄园有部分葡萄生长出现异常。根据葡萄长势情况来看,程教授建议,对受害的葡萄叶可采取适量修剪,除去受害已枯死的枝叶,防止植株体内的病毒继续传导和渗透,防止枯死部分蔓延或受到感染。而目前葡萄树树正处于幼果至果实膨大的关键时期,对药剂十分敏感,稍有不慎,就会产生药害,所以防治过程中要防止药剂使用不当而产生的药害。

最后,科技特派员团队在农办主任林创彬主任带领下到波溪村蔬菜基地进行考察,程教授指出,目前田间芋头疫病严重,根据田间实际情况,程教授表示,等天气放晴以后,要及时喷药防治,此外针对农田地下害虫比较多的现状,陈青春副教授建议实行合理轮作,从无病田或无病株上采留种芋,尽量减少叶面机械损伤,注意排灌水,防止芋田过干和过湿,并保持通风透气等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逐渐增加,氮、磷、钾肥要配合施用。


7月7日上午,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农业科技示范园举行揭牌仪式,仙城镇镇长马永涛、镇帮扶工作队队长李海波、永利陈青春副教授、汕头市鑫雄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昭雄等参加揭牌仪式。该基地将通过“政府+工作队+高校+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运行,根据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农产品监管政策,探索低碳环保、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该基地是仙城镇首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主要目标任务是开展新品种引进及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探索高效复种模式,以求提质增效。

随后,专家团队前往仙城镇镇政府大楼四楼会议室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会,工作队成员、仙城镇农办负责人、村(社区)农业干部、种植户代表等近24人参与培训。
会议上,陈青春副教授以“八字宪法、十字方针”引入教学,引导群众学习掌握水稻最新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护技能。特别强调良土、良种是基础,培育壮秧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此外就水稻常见病虫害识别和防控进行了讲解,引导学员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合理防治。程东美副教授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广东地区蔬菜常见的病虫害和防治措施,并针对农药科学选购、安全使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结合这几天的现场调研,程教授有针对性的给出了建议和提醒,提醒种植户注意及时平衡追肥、疏水和除虫。报告结束之后,专家就农民提出的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一一进行了耐心解答。
针对本次培训和调研,工作队队长李海波发表感言:“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这八个字看起来简单,但是学起来和做起来确实不容易,科技特派员以现场交流方式高效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问题,能够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期待以科技支撑更好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