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处暑时节是农作物收获的时刻。处暑三候“禾乃登”,“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一言以蔽之,这是五谷丰登的时节。
处暑三侯

中国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如“五谷丰登”。
处暑诗词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贵谷子
天地乾坤始渐肃,鹰隼捕鸟稷乃登。
冷热交换试拳脚,一场秋雨一场寒。
处暑起居养生

处暑前后,冷空气南下次数开始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南方地区,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遭遇高温天,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处暑时节,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但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人们应预防感冒。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同学们来说,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晚,中午由于室外天气仍然炎热,要避免户外活动。

处暑后,天气较为干燥,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但一次进食不可太多,最好少食多餐。要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多食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